在太阳系中,有八大行星,其中四个是岩石行星,四个是气体行星。在质量和体积方面,气态行星比岩质行星要大得多,无论是大小还是质量。
木星无疑是四颗气体行星中的老大,其质量是地球的318倍,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。与木星为邻的土星,其质量和体积仅次于木星,无论是木星还是土星,它们都是太阳系中的亮眼之星,特别是土星美丽的土星环,更是光彩夺目。
文章插图
气体行星的组成与恒星的组成很不一样,其主要成分也是氢元素,而事实上,恒星的前身其实可以称为气体行星,只不过,当其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,它会吸收更多的物质,并引发内部的核聚变,最后形成恒星。
太阳是一个单恒星系统,只有一颗恒星,而在宇宙中,单恒星系统实际上是很少见的,最多的还是双星和多恒星系统。双恒星系统是由两颗恒星共同控制一个恒星系,如果太阳系中有两颗恒星,那么站在地球上,我们就会看到两个太阳,这是另一种景象,而在夜晚,夜空将比现在更亮。
此外,双星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更稳定的星系,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,科学家们相信,外星文明可能在双星系统中普遍存在。这一推测主要是科学家们通过计算机模拟,发现双星系统的恒星系更为稳定,对生命的诞生和进化更为有利。
文章插图
所以,太阳系有希望成为双星系统吗?现在的太阳系是一个单恒星系统,只有一颗恒星,而且还想再多出一颗恒星。这是我们太阳系中两个最大的气体巨行星:木星和土星。
气体状态的行星要想变成恒星,需要更大的质量,而木星和土星在这两个星球上都不存在可以被吸收的物质,因此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成为恒星。但是如果他们的正面碰撞完全融合在一起会怎么样?是否有可能让核聚变在内部燃烧成一颗红矮星?
为了理解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需要对恒星的定义有个大致的了解。科学家们给恒星下了这样的定义:一个发光发热的等离子体,由于自身的重力引发了核心的核聚变反应。
文章插图
根据这一定义,我们可以看到,在引燃内部核聚变中,重力是关键,它是引力的一种表现。重力的大小又与质量成正比,只有在物体满足一定质量条件后,其自身的重力才能触发核心的核聚变反应。
因此,究竟需要多大的质量才能引发核聚变呢?经研究,科学家认为质量的下限大约为太阳质量的8%。如果物体要演化成恒星,那么它的质量只能高于这颗星,而不能低于这颗星目前的8%。
- 灵敏度|如果第三次大战爆发,全球只有这2国能幸存?爱因斯坦早给出预言
- 地球|10亿年前的太阳系存在3个地球,另外2颗地球,都经历了什么
- 太空|如果地球上的海洋都变成淡水,会发生什么?
- 隔离|什么是生殖隔离?如果人类没有生殖隔离有多可怕?
- |如果外星人已经来到太阳系,他们会藏身何处?科学家:木卫二
- 太阳系|比火星更可能存在生命,科学家用三年时间,找到其存在的讯号
- 恐怖|如果人类完全消失,地球将会出现9种“恐怖”的变化
- 行星|又一层木星神秘的面纱被解开!两项新发现带我们走进大气层的核心
- 轨道|距离地球最近黑洞被发现,会否牵出太阳的神秘伴星?
- 飞行器|人类想要飞出太阳系,或要400年?飞行器抵达211亿公里却不是尽头